欢迎光临泺尚有道--泺尚创意咨询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研究 > 案例分析 > > 【美丽乡村】一树梨花压海棠 铁桥镇的文化创意经

案例分析

【美丽乡村】一树梨花压海棠 铁桥镇的文化创意经

发布时间:2016-03-23 00:00:00


                  

    【小镇简介】

    铁桥镇位于重庆市开县西南部,以境内清初所建的“铁锁桥”而得名,素有开县“梨乡”之称,是开县四个“重庆市重点发展市级中心镇”之一。

白色的花朵盛开在树枝上,漫山遍野的梨花令人心旷神怡,农家里飘出的香味扑鼻而来,崭新的洋房格调高雅统一……连日来,随着梨花盛开,铁桥镇万塘村、亿世村等村的农家村庄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农家菜、美丽乡村受到青睐。乡村旅游火了起来,农民腰包鼓了起来,个个喜笑颜开,日子越过越红火。近年来,铁桥镇党委、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促使乡村旅游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运营创新】

  两大园区做引擎 休闲旅游挑大梁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铁桥镇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大”两大园区“建设,即现代生态农业休闲示范园区和高山避暑休闲观光园区。

近年来,铁桥镇以梨花节为契机,在万塘村、三台村和亿世村依托万亩梨园,打造“梨海雪源”景区,发展集乡村产业、乡村旅游和乡村接待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休闲示范园区。同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逐步达到日接待能力2000人次。目前,万塘村以翠冠梨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五福村依托万亩林海,打造高山避暑休闲观光园区,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速推进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初步形成上段林果种植业、中段养殖业和生态林为重点的产业布局,种植核桃1500亩、新发展晚熟李子1000亩、金丝大枣500亩、日本甜柿200亩。“两大园区”建设能够拉动经济发展步伐,从产业支撑上推动农民增收,助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走在前 美丽田园纳客忙

  连日来,铁桥镇万塘村和亿世村10余家农家乐的客人不断,他们品尝特色农家菜后纷纷点赞,表示吃到了真正环保、绿色、健康而又风味独特的特色农村菜肴。铁桥镇结合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工作,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全镇美丽乡村建设点已发展到11个。依托美丽乡村发展旅游接待产业,培育各具特色的乡村酒店和农家乐,提升接待品质和能力。游客除了观赏梨花和采摘果子外,还能品尝农家菜、垂钓等。

据了解,目前该镇的农家乐有30多家,菜肴以农家土菜为主,价格便宜实惠,深受游客青睐。全镇农家乐的年收入达好几百万元。李云飞告诉记者,未来他们争取在“两大园区”利用农耕文化、农业产业、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等资源,发展田园式风情农家、庭院式休闲农庄、园林式生态庄园等乡村旅游接待点50家以上,实现年接待乡村旅游人数20万人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1亿元。

  特色文化展头角 互联网中觅财路

  乡村旅游的节点在于是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才能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铁桥镇以梨花为媒,通过梨花节、采摘节等节日为契机,举办“又见梨花开”系列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扩大知名度,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镇立足现有基础,加快发展梨子、蜜柚、晚熟李子等果品,发展高山羊、肉牛、生猪等草食牲畜,发展大鲵特色冷水鱼和再生稻等特色效益产业。在提升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的同时,利用区位优势,以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目标,优化空间开发格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好园区建设规划与重点产业培育。同时,围绕“以基地促培训、以培训促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的目标,着重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善产业发展扶持制度,培育农村现代流通主体,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种养专业大户,鼓励规模经营农户成立家庭农场,实现“自然人农业”向“法人农业”过渡。

此外,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增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超对接”,探索“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社对接”等直销模式,促使当地农民家家户户增收。据了解,铁桥镇通过乡村旅游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让村民有了经济支撑,他们的收入将会提高几倍甚至更多,生活幸福指数将大幅提升。

    【泺尚视角】

  泺尚有道认为,从“十二五”到“十三五”,转型升级依然是全产业的发展目标,无论工业、农业,都将向着绿色生产迈进。针对农业而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形式变化多样、内容层出不穷的“农家乐”“农业园”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开来。铁桥镇以建设休闲宜居城镇为目标,以两大农业园区为经济新引擎,既为当地百姓改善生活环境,又为接纳外地游客提供良好感观,在城镇规划、风貌特色、环境保护上实现了政策与地方经济的良好接洽,推动了地方经济腾飞,实为美丽乡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