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泺尚有道--泺尚创意咨询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数据 > 文化产业区域规划 > > “十四五”航空体育(项目)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文化产业区域规划

“十四五”航空体育(项目)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1-02-20 13:52:26


来源: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
开展航空体育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航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深化航空体育改革,高质量完成航空体育各项工作,进一步提升航空体育在竞技能力、项目推广、夯实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根据“十四五”时期我国航空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四五”航空体育(项目)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体育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完善产业链,加强制度建设,打造高质量赛事活动,航空体育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更加清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进一步提升。航空飞行营地获得初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命名5批共375家航空飞行营地;规范飞行执照考核培训和管理,出台了动力悬挂滑翔机运动飞行人员和器材、竞技室内跳伞设备使用标准、航空飞行营地星级评定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与国际航联共同创办“世界航空飞行者大会”和“世界无人机竞速竞标赛”举办国际国内各类锦标赛、公开赛、优秀选手赛以及普及类赛事赛事近200起;“十三五”期间各项目共获得国际比赛金牌65块、银牌37块、铜牌35块,打破世界纪录4次;发挥航空体育的社会功能,创办“天空很辽阔,我们一起飞”等主题公益活动,与社会弱势群体、残障人士共享航空体育发展成果;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航联、亚大跳伞联合会中担任重要职务,强化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
总体上看,我国航空体育存在规模不大,项目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低空资源开放程度不高,载人飞行器和器材项目竞技水平不高,专业运营人才紧缺等问题;航空体育产业发展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社会组织发展不规范,航空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充足,全社会兴办航空体育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航空体育需求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重要时期,国家对航空体育工作重视力度不断加强,积极申办世界航空运动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激发出人民群众参与航空体育的热情,航空体育需求和消费日趋多远;大数据、云计算、5G等现代通信技术为航空体育信息平台建设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十四五”航空体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安全是生命线的底线思维,健全促进航空体育安全发展的制度性举措,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和赛事体系,推动航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努力构建安全、精准、共融共享的新发展格局,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安全是航空体育发展的生命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底线思维,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深化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监管设施,实施清单管理模式,确保技术安全、政治安全和社会公众安全。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多元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航空体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航空体育的积极性,积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
——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破除制约航空体育发展的瓶颈,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强化监督管理能力,提高航空体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坚持融合发展。推进航空体育与旅游、教育、科技、文化等相关产业互动融合,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中推动航空体育多元化发展。
(三)主要目标
根据建设体育强国的总体部署,深化协会脱钩改革,促进项目普及、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对外交流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航空体育项目覆盖人群更广,尤其是参与航空体育项目和赛事的青少年进一步增加,参与航空体育人群达到2000万人。继续加大与社会力量联合组建国家队、保障国家队训练的力度,以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牵引,优化项目结构,提升训练水平,使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新兴项目竞技水平努力提高。夯实航空体育产业发展基础,推动航空飞行营地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中国模型博览会”,提升“中国国际航空节”、“世界飞行者大会”两大品牌赛事影响力。努力办好第六届世界航空运动会。深化与国际组织的航空体育交流合作,重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下的体育交流活动,继续引进“世锦赛”、“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三、主要任务
(一)扩大参与人群
完善航空体育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航空体育场地建设。科学规划航空体育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探索航空体育基础设施与体育产业基地、学校体育场、旅游景区等融合发展模式。继续推动航空飞行营地建设,满足航空体育体验、竞赛、表演等需求的重要场地。充分挖掘特色场地资源,根据不同区域自身特点,推进示范航空飞行营地建设。
推动青少年航空体育发展。充分发挥航空体育特色,通过开展课外科普体验,推进中、小学校航空体育开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培养青少年对于航空体育活动的兴趣,丰富学校航空体育活动。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司)、社会体育组织和专业体育培训机构与学校合作,支持社会机构为学校航空体育活动提供指导,普及青少年航空体育知识和技能,培育青少年参与航空体育活动的习惯。
积极推动现有无人机、航空模型、模拟飞行项目的品牌赛事进入学生体育协会;开展形式丰富的航空科技体育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航空科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与有关专业高校建立赛事成绩互认,探索由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对口升学路径,与相关单位招聘衔接;积极倡导航空科技体育研学,制定科普研学内容、人员、设施等标准,完善科普研学的服务定位和体系建设;支持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科普研学单位做大做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会组织开展优秀科普研学单位及活动评选,推广优秀单位,加强示范引领与社会监督;鼓励社会组织在商场、小区、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开展路演及赛事活动。
制定航空体育初级教练员等级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对航空体育的组织和指导,推动航空体育项目普及。大力发展贴近群众、大众参与度高的运动项目,持续支持发展滞后运动项目,努力培育航空体育中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运动项目。以航空运动学校、俱乐部(公司)、学校、青少年宫、科技馆(站)、社区为依托,建立和发展爱好者网络,增进爱好者间的交流,提高爱好者欣赏和参与水平。
大力推动无人驾驶航空器(遥控模型航空器)飞行执照、航空运动飞行驾驶员执照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壮大持照群体,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储备;联合国家人社部,推动中国航协执照融入全国无人机驾驶员职业系列,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要。
(二)完善赛事体系
优化航空体育赛事活动格局,推动竞赛体系不断完善。推动各项目形成由顶级赛事引领、专业赛事推动、业余赛事普及的赛事层级体系。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地方协会、俱乐部等组织针对爱好者开发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赛事活动。有机结合航空体育精品赛事活动和大众赛事活动,积极推动全国赛事活动和地方赛事活动的有效衔接。
明确不同级别赛事功能和服务对象,差异化办赛:顶级赛事活动包括现有山东莱芜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中国武汉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继续深挖顶级赛事活动IP商业价值,发挥其在赛事、表演、展览、论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引领行业发展;全国单项锦标赛要严格竞赛组织,做好商业开发,既要赛出竞技水平,又要展现竞技魅力,竞技成绩要成为国家代表队选拔的重要参考;联赛、分站赛、公开赛等商业赛事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重点做好项目推广,把赛事活动举办成为当地特色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观赛体验;鼓励地方协会、营地和俱乐部举办区域赛事活动,扩大参与群体,提高从业者赛事组织能力,增加爱好者参与兴趣度,提高专项技能。
继续研发打造品牌赛事:以应急救援、农林喷洒、航拍航测等技能为竞赛科目的设计参考,与职业技能评价相结合,打造航空运动职业技能大赛;加强与国际航空运动联合会等国际组织沟通,积极申办举办国际赛事,共同打造国际精品赛事活动。
提高办赛和参赛水平,完成世界航空运动会申办承办任务。积极申办世界航空运动会,研究好项目设置,既要符合国际组织要求,又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节约成本,推广无人机、模拟飞行项目进入世界航空运动会。全面梳理我国现阶段各项目竞技水平,清楚不同项目的优势、短板和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备战计划;借助举办世界航空运动会的机遇,抓弱项补短板,邀请国际优秀教练员、裁判员来华授课;争取多参加国际比赛,积累参赛和办赛经验,积极举办国际单项赛事,发现并及时解决办赛和参赛过程中的问题;科学制定国家队集训和运动员选拔机制,确保最合适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赛;做好运动员训练参赛保障工作,做好运动员康复和心理辅导等工作;杜绝兴奋剂,确保拿干净金牌,严格遵守各项比赛办赛和参赛规则。培养优秀教练员和裁判员,推荐我国年轻裁判员担任国际比赛裁判。
努力提高航空体育项目竞技水平。进一步强化训练,跳伞、航空模型等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再创佳绩;加强队伍建设,轻型飞机、直升机、滑翔伞、热气球、动力悬挂滑翔机、动力伞等潜优势项目力争在世界大赛中有所突破;抢占发展机遇,稳步提高无人机、室内跳伞等新兴项目在世界大赛中成绩;科学筹划特技飞行、超轻型飞机、滑翔机等落后项目努力加快发展进程。
(三)推动产业发展
培育多元化航空体育市场主体。支持航空体育企业发展,鼓励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航空体育制造和服务类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中小微航空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有序推进社团、行业协会、俱乐部(公司)等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培育多形式、多层次的航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加强对各级协会、俱乐部(公司)的组织和指导,引导各级各类协会、俱乐部(公司)提供相适应的航空体育服务与产品。
做好航空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引导航空体育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航空运动与科技、旅游、教育、健康、军事、文化等融合发展,开展各类群众性的航空体育休闲活动,丰富面向大众的体验、表演、赛事和展会等产品供给,激发群众对航空体育的消费需求。
积极搭建航空体育消费服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航空体育赛事和培训的线上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运动器材、运动场地和俱乐部(公司)等内容的数据库,同时基于行业数据形成行业动态管理平台和线上交流、交易的消费平台。通过建设消费服务平台,畅通航空体育产品消费和服务,提升参与者的消费体验。
重视研发,提高航空体育创新能力。由协会牵头,与地方政府、协会、社会力量共建航空体育科研中心,承担航空体育产业规划、赛事活动、装备制造、文化产品等开发工作:产业规划研究中心,承担包括产业布局、配置、营地建设、配套设施、交通等在内的系统方案制定工作;赛事活动及培训产品化研究中心,制定赛事操作指南,创新竞赛组织形式和内容,制定标准化培训体系,匹配相应评估和考核办法;装备器材研发及检测中心,研究装备性能提高路径,帮助生产制造业做好产品迭代研发工作,完成现有装备器材定期检查;航空体育文化开发推广中心,收集汇总航空体育历史资料,编制航空运动英雄传记,讲好航空体育故事,将文化内容产品化,植入到赛事活动、营地及俱乐部中;航空体育旅游、飞行体验和研学产品孵化中心,从旅游产品视角定制旅游产品,串联各特色营地,形成体育运动旅游、研学系列产品;航空体育金融产品孵化中心,解决资金来源与出口。
(四)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社会组织服务水平
积极稳妥推进全国性航空体育协会改革。要以协会脱钩为契机,更好发挥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在促进航空体育事业发展、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全国性航空体育协会自身建设与服务,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各专项委员会的建设,积极拓宽为会员服务的渠道和手段,努力增强单项运动协会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加强航空体育地方社会组织建设。推进各省、市成立航空体育行业协会,指导行业协会内部管理和业务开展,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完善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航空体育组织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营造航空体育氛围、组织活动、服务爱好者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航空体育赛事活动。
鼓励航空体育俱乐部(公司)发展。支持、引导、规范航空体育俱乐部(公司)健康发展,扩大数量,为活动开展、大众参与提供充足场所、专业指导和优质服务保障。鼓励俱乐部间赛事常态化开展,打造俱乐部赛事品牌,激发各项目俱乐部公司活力。
(五)建设培训体系,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专业运动队伍建设,稳定、扩大高水平运动队伍规模,进一步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各类教练员培训班,鼓励参加全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考试,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知识、道德修养、执教能力,为航空体育普及和运动技术水平提高提供人力保障。加强专业人才的国际培养与合作,积极支持和选送优秀人才赴国外学习,鼓励与国外高水平运动队、俱乐部(公司)及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
全面开展普及类航空体育培训,以航空飞行营地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针对爱好者、青少年和相关专业人员等不同人群制定前后衔接、完整统一的航空体育培训大纲,鼓励各类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统一大纲开展培训课程,制定开展培训的服务标准,努力规范培训市场,努力促进航空体育各项目后备人才建设。
鼓励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各类航空体育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高等院校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教育机构培训相互沟通、有效衔接,拓展培训空间。加强航空体育项目学科建设,协调教育部门制定完善有利于航空体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完善航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编写。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航空体育人才的新机制。
(六)加大宣传力度,促进体育文化发展
加强项目推广宣传工作。注重舆论正确及时引导,加强项目宣传工作的计划性管理,突出重点、深度宣传、立体包装;重视项目与宣传的规律研究,完善与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建立长期合作、良性互动的宣传模式,营造和谐宣传环境。系统构建宣传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官方网站及各协会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加强与各级组织网络体系的政策、信息沟通,进一步促进项目的普及推广。
推动航空体育项目文化建设。丰富航空体育文化产品,鼓励爱好者和从业机构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航空体育特色的文化产品,鼓励开展航空体育的影视、音乐、摄影、美术、动漫、收藏品等展示和评选活动。培养具有优秀品德、运动成绩良好的运动员,参与开展公益活动,讲好航空体育项目文化故事。以各类航空体育赛事为平台,举办以航空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
宣传推广航空运动文化。打造航空运动文化体系,涵盖航空运动文化、军事文化、历史文化、科技文化等多维度,树立正确的航空运动理念;挖掘航空运动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讲好航空体育故事;打造航空运动公益品牌系列活动;鼓励有专业背景和乐于分享的个人和自媒体加入到航空运动宣传推广的队伍中;重视主流媒体的宣传渠道,同时打造新媒体公众号,与时俱进开发年轻人接受的宣传途径和方式;通过信息平台收集、汇总、分类所有影像资料,发挥宣传资源共享平台作用,做好宣传成果转化。
拓展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优秀航空体育文化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深入推进航空体育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开展资料、文献等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利用工作。深入挖掘体育精神实质,将其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精心培育和发展公益、志愿服务文化。完善航空体育荣誉体系,鼓励各级协会打造褒奖运动精神的各类荣誉奖励。倡导文明观赛、文明体验互动等赛事活动文明礼仪,助力国家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
(七)扩大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国际合作
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赛事展会等活动。培养和推荐高层次国际航空体育组织人才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发挥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交流渠道。加强与重点国家和地区的航空体育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文交流活动,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航空体育事务,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发展经验,为项目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引进各类国际顶级航空体育赛事活动。建立外国专家学者数据库,邀请国际组织人员、国外项目专家学者参与国内赛事活动、培训等,担任赛事顾问、培训讲师等,增进学习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航空体育国际交流活动。
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集中讲好中国航空体育故事,加强宣传,提高国际影响力。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航空体育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逐步推进国际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增强航空体育文化传播辐射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紧抓关键发展机遇,鼓励地方和航空运动协会结合地方和项目特点,编制适合本地区、本项目的航空体育发展专项方案。创建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强化航空体育各项目发展的综合服务保障机制,及时分析解决航空体育发展的情况和问题。发挥地方协会作用,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明确各地区航空体育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健全规划实施的督查落实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切实落实现行国家支持航空体育发展的规划布局、税费、土地等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监督。在将航空体育基础设施纳入本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强化与民航、空管、教育、科技等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及时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产业发展,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支持航空体育企业。
(三)完善安全监管
强化安全监管,完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建设。推行安全监督机制的实施工作,强化安全主体责任制、监管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组织安全岗位培训,广泛开展航空安全教育,加强法规宣传教育,提高有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切实落实行政许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执行,确保行政许可流程规范、有序、高效。严控航空体育经营类活动风险,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规范航空体育经营活动。
(四)规范行业管理
积极倡导运用互联网技术、信息化平台等多种手段,加强航空体育产业统计工作,建立产业发展评价和监测机制。推进航空体育标准化建设,制定行业准入规则、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提高相关产业在市场主体、设施建设、服务提供、技能培训、人员资质、活动管理、器材装备等各方面的标准化水平。加强航空体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
(五)统筹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基础,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研究分析区域航空、科技体育发展所具备的条件、环境在全国或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航空体育区域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自然、文化资源为优势,打造区域航空体育特色,给予重点培育和扶持,集中投放、集中建设,以带动全区域航空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协同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资源禀赋区域的航空体育发展。丰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群众的航空体育生活,做好航空体育援助和公益活动工作。
(六)加强航空体育政策、法规制定等工作
全面推进航空体育人员、器材、场地、组织管理等标准化建设,重点推进航空体育服务建设以及运动水平、赛事活动、教育培训等航空体育服务领域的规范和标准制修订。
《“十四五”航空体育(项目)发展规划》名词解释
航空体育。指飞行员使用民用航空器和航空体育器材在空间范围内进行体育飞行及其相关活动的总称。目前在我国正式开展的航空体育项目包括:轻型和超轻型飞机、特技飞机、直升机、自转旋翼机、滑翔机、动力滑翔机、悬挂滑翔翼(无动力三角翼)、动力悬挂滑翔机(动力三角翼)、热气球、跳伞(含室内跳伞)、滑翔伞、动力伞、航空航天模型、模型航空器、模拟飞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