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泺尚有道--泺尚创意咨询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数据 > 文化产业基础数据 > > 《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2014》

文化产业基础数据

《京杭大运河文化产业2014》

本报告由文化产业规划专家、原山东大学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昝胜锋博士为主笔人,联合地方文化主管部门、相关文化园区企业、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泺尚中国创意产业网、泺尚有道文化创意产业规划院等机构,组成产学研政联合课题组团队,系统调研撰写完成。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年代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开凿后,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内陆”运输体系,减轻了陆路运输的沉重负担,避免了海上运输的风险,确保了统治者所征集物资能够安全抵京。大运河沟通南北,主要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实现南粮北运,尤其是促成了中国古代后期政治中心东移、经济中心南移格局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运河历史悠久,流域广,使其蕴含了多元文化,如吴越文化、荆楚文化、齐鲁文化、秦晋文化、燕赵文化等,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遗迹、遗址。

一、京杭大运河概述

所谓的“大运河”,涵盖了中国近2500年来开凿和修缮的两条著名运河。一条是始建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至隋代建成的以洛阳为中心,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之”字形隋唐大运河。另一条是元代截弯取直,贯通南北、全长1794公里的“一”字形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培育了北京、天津、扬州、镇江、无锡、苏州、杭州等20余个富庶一方的城市,将“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经济中心与北方政治中心连为一体。

从京杭大运河历史沿革来看,大运河自春秋时期开始开凿,至隋代开通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方才奠定京杭大运河的基本体系。元代定都北京,大运河得到进一步开掘、延伸。元代运河主要开通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大都至通州段。自此,大运河彻底贯通南北,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了名符其实的京杭大运河,是今天京杭运河的前身。元代运河全程包括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明、清两代主要是在维持元运河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疏浚通航。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大运河担负起南方物资北运的任务,漕运日渐繁荣,到明清时期,更为繁盛,沿河城市也随之兴盛。

 

  如需阅读本报告全文请联系:lureshow0531@163.com,sduwhc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