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泺尚有道--泺尚创意咨询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评估 > 专家观点 > > 【热点聚焦】异地联动、培育观众 全国各地探索发展小剧场

专家观点

【热点聚焦】异地联动、培育观众 全国各地探索发展小剧场

发布时间:2016-03-03 00:00:00


    如今,年轻一代的观众有了走进小剧场的习惯,更多的“80后”、“90后”不再只是窝在家里看电视,他们更注重“存在感”,也就更倾向于群体交流式的文化生活。泺尚有道认为,目前小剧场艺术还只停留在部分大中城市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大中小城市势必会增加。并且,城市边缘广大的城乡改造后的新兴城乡都是小剧场话剧艺术的根据地开垦地,都会扩大小剧场话剧艺术的市场以及观众群。将小剧场的模式作为文化演艺产业具体运作的案例,与艺术城市的打造相结合,嵌入创意综合体,实现文化产业与城市打造发展双赢。纵然是小剧场,也能做出大文章。

    北京、上海 尝试异地联动

  2016年新年伊始,上海现代人剧社签约北京剧空间剧场,将在北京剧空间推出首个上海现代人戏剧演出季,今年陆续推出10部舞台剧,其后上海话剧将扎堆入驻北京剧空间剧场,首轮6部舞台剧对外发布并已先后开票。

    现代人剧社总监张余表示,打造戏剧专卖店是演出市场繁荣并走向观众群体细分市场的趋向,选择签约北京剧空间剧场将使上海话剧在北京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近年来上海话剧制作团体更是发展迅速,在北京形成“看上海话剧,来北京剧空间”的演剧氛围,让上海话剧扎堆北京剧空间剧场,有利于剧场运营模式的创新,也使京沪两地的话剧、音乐剧交流更为密切。

上海演出推动建立小剧场的发展平台让更多的演出单位和剧场融合进来推动小剧场发展。

  大连、内蒙古 压缩营销投入

  北京、上海一直是小剧场创作输出重镇,二三线城市多为承接剧目项目。来自大连华娱合声戏剧表演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孙志强说,二线城市要推动小剧场戏剧,最大的问题并非演出费,而是营销宣传成本,因此二三线城市有更为迫切的整合资源需求。

  内蒙古话剧院院长助理阿云嘎发现,通过引进新鲜好看又接地气的小剧场话剧,或许可以成为培育市场、找回观众的突破口。于是,内蒙古话剧院的第一次纯商业演出拉开了帷幕。短短几个月里,先后推出了《触不到的恋人2》、《九月九的九儿》等小剧场话剧,票房总收入过百万元。

  包头由此形成了一股话剧热,很多热爱话剧的内蒙古年轻人纷纷投入到话剧制作行列中。目前,内蒙古各地大大小小的话剧院团及民营小话剧组织已达十余家,更重要的是,观众开始自掏腰包买票走进剧场,民间蕴藏的需求渐渐释放出来。

  成都、广东 多场次养观众

    最重要的是搭建起剧场生态,培育持久而健康并不断生长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文化消费能力。在成都八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京看来,北京文化覆盖西安、河南、河北及其周边;上海文化基本覆盖了江浙一带,广州、深圳受港台影响更多些,因此在三个文化中心的空隙,成都市场堪称“原始”。

    有足够的演出场次是“发芽”的机会,高额的场租费用无疑是阻碍发芽的主因。窘境逼迫下,广州的做法是与少年宫剧场合作,以戏剧演出季形式,一年保证80-100场,再用批量购买的方式支付场租,均摊后的场租成本大概在每场4000元。对于北上之外的小城市,搭建戏剧生态远比投资几百万做一个戏更有价值,也更有影响力。竭力降低场租的同时,培育新演出资源,目前王炜正在做一个粤语戏剧的项目,粤语戏剧市场有上亿人口,还不包括海外,其实是个很大的盘子,香港、澳门的演出都能在此基础上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