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泺尚有道--泺尚创意咨询研究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规划评估 > 专家观点 > > 聚焦“十四五”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之一——发展环境与形势

专家观点

聚焦“十四五”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专题之一——发展环境与形势

发布时间:2019-06-05 00:00:00


研究单位: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

【导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率先启动“十四五”文化产业系列专题研究。专题通过聚焦前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创新规划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十四五”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研究专题由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昝胜锋领衔起草,联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泺尚有道文化产业规划团队、《创意中国调研报告》编委会、山东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文化产业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前瞻性服务中国文创产业,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山东省文化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等各级重大战略为宗旨,将陆续发表相关最新研究报告。

相关研究报告及互动信息请登录网站http://www.cslab.sdu.edu.cn,或发送邮件至sduwhcy@163.com。联系电话:0531-88037818

精准研判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与形势的新特征、新变化,是加强产业战略研究和系统谋划的基本前提。“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国际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正发生显著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阶段特征和重点任务。

一、国际环境:形势之变、规则之变、条件之变“三变叠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将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的10年,将是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的10年。伴随国际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加速演变,中国文化产业在大国战略竞争的严峻考验中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化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全球性保护主义叠加导致外部经贸环境日趋严峻,国际直接投资稳定性严重不足,对外文化贸易、文化对外投资前景堪忧,对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形成巨大压力。第二,严峻的外贸环境将倒逼国内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文化产品和服务加速迭代,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第三,国际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出现重大变革,我国面临发达国家的高端打压和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挤出的双重挤压,重塑实体经济竞争优势成为首要紧迫任务。

二、经济环境:传统比较优势式微、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总体看,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在成本快速上升、金融去杠杆、快速老龄化、“脱实向虚”等因素影响下,粗放型增长阶段的文化产业所依托的传统要素竞争优势和驱动力逐步减弱,文化产业动能转换对中高端业态经济贡献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化消费升级换代仍受制于供需的不平衡不充分现状。

第一,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供给质量和配置效率亟待提升。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成本成本上升、资本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下,传统要素的竞争优势和驱动力逐步减弱,与产业动能转换需求相匹配的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需求质量和数量将极速扩张。未来,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文化科技创新生态、文化金融融合运转效率决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速度和效益。第二,文化产业动能转换的目的是通过传统业态提质效、新兴业态提规模、跨界业态提潜能,最终提高中高端业态经济贡献率,这就决定了未来具备较强要素、资源聚合能力的头部企业将引领产业链的迭代方向,通过业务拓展、兼并重组推动中高端业态不断演变创新。第三,文化消费需求的高端化、个性化、定制化特征日趋明显,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消费人群的分众化趋势愈发明显。

三、技术环境:数字文创价值链+智慧智能供应链

当前,5G、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量子信息等新技术正催生着大量新产业、新模式,“十四五”时期,伴随新技术的迭代升级和融合利用,文化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商业创新及文化消费的场景化模式将产生显著变化。第一,随着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居民消费升级对数字技术和经济需求的持续增加,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进一步拓展,数字创意生态系统将全面构建形成。第二,5G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文化智能供应链的形成,在互联网、物联网充分融合的基础上,用户画像、VR技术和人工智能、数字资产及区块链等技术将加速文化产业端和市场端的高效对接。第三,高新技术在文旅产品端将实现无缝对接和标准嵌入。未来,在文化旅游市场融合、服务融合基础上,文化旅游软硬件装备系统、公共设施设备的核心技术研发、前沿应用将实现一体化推进。

四、政策环境:重点领域亟待破题,重大战略稳步推进

“十四五”时期,市场化进入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制度完善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期,将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区域发展格局,充分激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第一,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将进一步厘清,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地方政府基于文件、政策、纪要、批示等的干预市场、行政垄断和打压微观主体的行为将得到有效约束和监督,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文化营商环境。第二,文化产业经济性规制体系趋于完善,包括税收税制、投资者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对外文化贸易、文化消费、文化市场监管等的统一规范,将显著优化民企、国企、外企基于法律和规则的平等竞争环境。第三,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将持续深入推进,文化振兴将与产业、人才、生态、组织等实现协同振兴,加速实现城乡文化建设的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第四,为进一步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体系,我国将加速推进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优化、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以上内容节选自文化产业动能转换与生态系统(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科技重点实验室《“十四五”文化产业系列研究专题》。作为国内文化产业高端智库服务平台,我们将全面审视“十四五”文化产业新态势、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加快文化产业规划理论与学术成果创新,致力于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规划实施与落地发展提供专业智慧服务。